導熱油供熱與蒸汽供熱的優勢對比
我們都知道,供熱需要傳熱媒介,像北方供暖大部分選擇的是熱水作為傳熱媒介,空調的制冷和制熱,選擇的是氟利昂來作為媒介等。絕大多數的工業生產過程中需要的供熱,一般是用蒸汽 (水)作為傳熱介質,比如集中供熱的電廠通過保溫的管道輸送蒸汽到每個用戶,再由支管分配到每個車間?,F在也有很多企業為了節約能源和成本,選擇了有機熱載體導熱油作為傳熱媒介,將加熱至高溫的導熱油輸送到管道,再輸送到用熱設備里面,再循環回來,可以循環利用,這就是目前在逐步興起的導熱油供熱方式。
傳統的間接傳熱方式是用蒸汽 (水)作為傳熱介質,盡管蒸汽(水)具有其良好的熱力學特性,但蒸汽(水)作為傳熱介質也存在一些自身的弱點,致使供熱系統管理和維護較為復雜。對于蒸汽系統的操作管理而言,會在系統啟動、停止、給水品質、冷凝水回收,冷凝水污染及管線堵塞、疏水器失效、設備及管線腐蝕、系統跑冒滴漏、冬季管線防凍、爐水化學處理和操作壓力高等方面存在問題或遇到麻煩。經過全球范圍內50年以上實際工業應用,導熱油已經被證明是避免上述蒸汽供熱系統存在問題的理想替代傳熱介質,同時,使用導熱油作為傳熱介質,還會為供熱系統和傳熱過程提供了以下附加操作優點。
臥式燃氣導熱油爐
1、閉式循環系統,熱散失少,節能能源,降低能耗:
以高溫導熱油作為傳熱介質的供熱系統,將導熱油先加熱到需要溫度液相輸送到用熱系統加熱,溫度下降后的導熱油回到供熱系統升溫后再輸送到用熱系統以連續強制液相循環方式將供熱系統的熱量不斷傳送到用熱系統。和傳統蒸汽鍋爐供熱相比,大大地節約了能源。因為蒸汽鍋爐將水加熱到100℃之前所提供的熱量和蒸汽冷凝成水以后的熱量用熱系統均不能利用,同時蒸汽在輸送過車工內中熱量損失大,用熱過程中排出水汽有帶走熱量,鍋爐排污又要損失熱量。熱油供熱系統進出烘缸油升溫5~15℃后可循環使用,每次補充熱量很少,而蒸汽供熱系統需將凝結水重新加熱成蒸汽,并不斷補充冷水,能耗大,效率低。
2、低壓運行,可供高溫,安全可靠:
導熱油供熱系統統中導熱油是液相強制循環傳遞熱量,蒸氣壓很底,輸送壓力一般那在0.5Mpa左右,但加熱溫度可達300℃,而一般蒸汽鍋爐供熱溫度在170℃時,蒸汽壓力已達0.8Mpa。若要進一步提高溫度,蒸汽壓力要相應上升,整個系統的受壓等級要提高,不但造價要高,而且不安全因素也很大。
3、溫度穩定、可控,可滿足不同溫度要求的用戶:
導熱油供熱系統對強制循環的液相導熱油加熱溫度是根據用熱系統的要求而確定,可實現自控,所有具有不同供熱需求的工藝熱用戶均可在導熱油系統中得到滿足,每一個熱用戶均可通過獨立的溫度控制實現對該設備的精確溫控。此外,具有不同操作溫度要求的工藝子系統(回路)或設備,可以在同一個供熱系統中通過對子系統內導熱油操作溫度的調節得以滿足。但蒸汽鍋爐供熱影響因素多,不易控制,溫度波動大。
4、設備少,費用節?。?/span>
導熱油供熱系統設備少,不需要像蒸汽鍋爐供熱系統要有爐水的軟化或去離子等水處理設備,運行中不需要爐水排污設備,更不需要龐大的貯水設備和高壓進水泵等,所以可節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5、可用于冷卻系統,余熱可利用:
當導熱油用于冷卻系統時,不像用水冷卻受溫度限制因為水的沸點為100℃,在高溫度下運行會產生水垢,而導熱油的初餾點均在300℃以上,可提高被冷卻的溫度,同時也不會產生水垢,由于溫度高,對余熱的利用也帶來方便。
6、可對蒸汽發生器加熱生產蒸汽:
高溫導熱油還可以用于對蒸汽發生器加熱產生蒸汽來滿足需要直接使用蒸汽的特殊用戶。
導熱油作為傳熱介質在工業傳熱過程中使用,在經濟上的最主要的優點就是提高了加熱爐和系統的綜合熱效率,可以達到明顯的節能效果,并給用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在供熱能力和操作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導熱油系統與蒸汽系統相比,系統綜合熱效率可以提高25%以上。換句話說,在同等供熱能力和操作條件下,使用導熱油系統可以比使用蒸汽系統節約燃料25%以上。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大多數工業應用領域里,有不少原來使用蒸汽供熱的用戶改變原有系統成為使用導熱油的用戶,但使用導熱油的用戶并沒有改變想法變成使用蒸汽供熱用戶的原因,除非工藝條件要求直接將蒸汽應用在工藝過程中的情況。
- 上一篇:“排污費”擬改“環保稅” ,環境治理上升到稅法高度,定將改善 2016/9/1
- 下一篇:高精度獲認可,融創再度與果凍廠合作流量計及定量控制系統 2016/8/19